当前位置: 168体育 唯一官网 > 168体育 唯一官网 > 配速439!施一公1小时38分完成锡马半程

配速439!施一公1小时38分完成锡马半程

发布时间:2023-05-31 21:49     来源:168体育 唯一官网    点击:

  施一公:“我喜欢跑步,更享受跑步后体力疲劳、精神放松的感觉!”

  撰文/柳条

  编辑/柳条

  出品/马孔多跑步研究室

  锡马半程:53岁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1小时38分完赛

  11月1日,无锡马拉松鸣枪开跑。开赛前,今年无锡马拉松,还特别邀请了原清华大学副校长、现西湖大学校长,院士施一公担任2020锡马形象大使。

  带着号码布、身着标志性的西湖大学战袍的施一公,出现在受聘仪式上,看在他也是今年锡马选手中的一员,不管是样貌还是身形,都非常年轻,一看平时就经常运动。

  作为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学家、跑步爱好者,施一公的到来受到了跑者们的热烈欢迎。他表示,在今年这个非凡的年度,等待了七个月之后,所有的跑者都在期待锡马,也祝福所有的选手跑得安全,跑出快乐!

  在这之后,施一公来到起跑道前,作为A区选手的他,在鸣枪之后,同众多选手一起活力开跑!

  小编在众人中找到了施一公院士

  最终,53岁的他以1小时38分10秒的枪声成绩冲线,完成了今年无锡马拉松的半马比赛,算下来平均配速差不多在4分39秒。

  在这个年龄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是很赞,估计很多更年轻的跑友都跑不过我们这位院士吧。

  施一公跑马拉松已经不是第一次。2019年11月杭州马拉松,施一公也参加的是半程项目,最终他跑出了1小时51分45秒的成绩。

  一个月后的广州马拉松,被聘为2019广马宣传大使的他,在当天的半马比赛中跑出了1小时39分钟20秒的成绩,短短一个月,就PB了12分钟,进步非常大了。

  今年4月,在杭州初高中全面恢复教学前夕,杭州市教育局邀请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为中学生们上了“开学第一课”。

  在讲课快结束时,他寄语广大中学生,说道:“紧张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两天之前,我还在杭州西湖边上刚刚跑了半程马拉松,用时1小时38分。我相信在座的同学们有很多可以比我跑得更快!”

  最后他还送给同学们一个顺口溜,鼓励他们保证学业顺利:

  爱体育,爱科学;爱锻炼,爱学习。

  教室,一去如故;操场,常来常新。

  学习锻炼两不误,健康学习工作50年!

  在日常生活中,施一公确实坚持做到工作锻炼两不误。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5月25日,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清晨6点出门,在北京朝阳的一处场地内,他耗时1小时10分钟跑了15公里,平均每公里配速4分32秒。

  在北京友谊宾馆驻地期间,他也保持着隔日一跑的习惯。

  施一公:我喜欢跑步,更享受跑步后体力疲劳、精神放松的感觉

  施一公出生于1967年5月出生于河南郑州,198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家,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

  施一公跟跑步结缘还要追溯到读初三那年参加校运会。当时他意外地报了1500米长跑,结果跑了倒数第一。他非常懊恼,从那以后,他开始练习跑步,经过一年多的锻炼,成绩得到显著提升,800米可以跑进2分20秒以内。

  “这个过程中,我悟出一些道理,身体好,自然有利于学习成绩提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高中期间,他练过从800米到1500米再到3000米的中长跑项目。

  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华生物系,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但进入清华后,由于长跑队只招收专业运动员,为了进田径队,他便转练竞走,专攻5000米、1万米。

  施一公回忆起在清华田径队的岁月,充满自豪和感激。而他在校运动会上创下的竞走项目的纪录也是直到他毕业五年后,才被打破。

  1990年,他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仍不忘体育锻炼,还加入了清华的马拉松组织,结识了一批忘年交。

  施一公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我喜欢跑步,更享受跑步后体力疲劳、精神放松的感觉!”

  他曾表示,“体育锻炼是一种自强的精神,是一种受益终生的生活方式。”

  2018年4月获任西湖大学校长后,168体育 唯一官网他便成立了西湖大学跑团,当起了“团长”。

  作为原清华大学的副校长,施一公将自己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和对体育精神的崇尚也带到了西湖大学,倡导教职员工和学生重视体育运动,他对体育锻炼尤其是跑步上的推崇也是有目共睹。

  当年8月26日,西湖大学2018级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当天,清晨5点,施一公还带着他的几位同事一起在湖边完成了11公里的环湖跑。

  跑完这11公里,他在接下来的开学典礼演讲结束后,邀请学生们加入环晨跑的队伍:“我期待我们的西湖长跑队伍日益壮大,并肩前行!”

  “无体育,不清华”,没有健康的身体,再好的才华也不会长久。有了充足的体力,健康的身体,工作起来也更加效率。

  施一公曾说:“跑步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锻炼;跑步让人有更充沛的体力,有的人以为,花了很多时间(锻炼)学习效率会降低。

  实际上,如果跑步方法得当,能调整你的能量级别,心脏机能和肺活量增强,供血充足、思维敏捷,每两天跑一次,工作效率可以提高10%-20%,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真的是一本万利的好事情。”

  最顶尖的头脑,往往也最坚持和自律

  不只是施一公。其实,越是拥有最顶尖的头脑的人,越最重视运动的重要性。

  比如,95岁的清华大学张礼教授,在疫情期间仍然利用网络直播的方式给学生们上课,讲课的内容都很前沿,而他精神状态极佳,思维敏捷。

  张老有一个运动习惯就是晨跑,他已经坚持了40年,他说“跑完步,有些没想清楚的学术问题就有思路了”。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工作繁忙之余,他会每周抽出三四天时间早起锻炼,先跑步25分钟左右,然后再做一些力量训练,每次坚持一个小时左右。

  他说:“健康是一个人干事情的本钱,健康是需要投资的;年轻时我就比较喜欢竞技体育,工作后仍坚持锻炼身体。到现在我还能为社会干点事、还不太糊涂,关键还是有个健康的身体。”

  57岁的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每天5点起床跑步,每次10公里,坚持跑步40年。他说:“我之所以还做了点事,就是因为有坚持“,“人和人之间,最小的区别是智商,最大的区别在坚持。”

  再比如林鸣,珠港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在港珠澳岛隧项目期间,每天清晨5点,林鸣都会风雨无阻地开始长跑,每次都跑10公里,从不间断。

  2018年年初,61岁的林鸣就以奔跑了29.81公里的方式来纪念大桥。那天凌晨4点半,他冒着严寒,用时3小时04分跑完了自己陪伴了9年的这座桥。

  “我常常问自己:如果跑步都不能坚持下来,那为国家建设世界级的工程项目还能坚持下来吗?”

  或许,这就是跑步教会我们的一个最重要道理:坚持。

  坚持的本质,是自律。坚持不是你想做一件事,一直做下去就够了。而是当你为不想做这件事找出足够开脱的理由,却还能最终抛开各种杂念,继续做下去。

  跑马拉松也是如此,在坚持中,在克服各种不想跑的心理杂念中,我们完成了21.0975km,42.195km的距离,超越自我。

  很多人借着跑马拉松抛头露脸,跑步成为他们一种社交或是宣传手段。但对于真正爱跑步的人而言,他不需要过度的褒奖,更不需要借马拉松刷流量。跑步是他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刻意跨界玩人设。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跑步不是为了上头条,蹭热度,更多地是为了坚持跑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工作、学习和生活;偶尔跑跑马拉松,体验超越自我的成就感。

  没有人生而会跑,也没有人光有天赋就注定成功。所有的人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在平凡中坚持,坚持,让平凡闪现最耀眼的光芒。

  想想吧,当你70岁的时候,有一群小伙子看着你感叹道:这大爷坚持跑步40年了!这是何等的褒奖啊!

  (来源:马拉松助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